中老年人是抑郁症的高危人群,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,社会角色发生了变化,人们承受着疾病、亲人去世、经济问题等多重压力。抑郁症已经成为我国疾病负担的第二大疾病,生活中的一些事情会引起抑郁症,所以要做好调整。
什么会导致抑郁?
1.负担太重
进入中年后,一方面要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孩子,另一方面要处理各种社交和复杂的人际关系。如果处理不好,难免会有内疚感和失落感,增加患抑郁症的风险。关心家人的前提是保证自己的健康,保持规律的作息,适度运动,多和亲朋好友交谈,或者通过运动释放压力。
2.重大打击
进入中老年后,身边的亲朋好友陆续去世,难免会引起恐惧和悲伤,诱发强烈的抑郁。如果记忆力下降,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,意识模糊,需要警惕抑郁,必要时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。
3.睡眠质量差
失眠是抑郁症的典型症状之一,可加重失眠,进入恶性循环。长期失眠的人可以调整睡眠习惯或心理治疗,按时起床睡觉,睡前不要喝含咖啡因和酒精的饮料。
4.空巢
孩子们成年后不可避免地会离开家庭独自生活,使中老年人空巢,让他们感到空虚和孤独,加上更年期和退休必然会加重不适。这类人要摆正心态,培养钓鱼、练习书法或画画等爱好;也可以多和朋友或家人说话。
5.性欲下降
男性进入40岁后,雄激素分泌减少,容易出现勃起功能障碍,性行为无力,甚至产生无用感和抑郁。在这种情况下,睾酮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补充。
6.2型糖尿病
抑郁症是各种慢性病的并发症,如糖尿病。如果糖尿病患者伴有抑郁症,应寻求心理医生的指导,保持血糖稳定,合理用药。
7.退休和失业
因某些因素而被迫失业也会增加患抑郁症的风险。正常退休的老年人应该丰富业余生活,比如培养兴趣或学习新技能。
温馨提示:除上述事项外,体内缺乏维生素B12。正处于围绝经期、更年期和慢性疼痛。患有甲状腺疾病。酗酒。一些药物。阿尔茨海默病和脑部疾病也会导致抑郁。如果疾病引起的抑郁症需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,并尽快治疗原发病。此外,多参加志愿者活动,可以给自己的生活带来新的目标和满足感。